首页

天后婧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7 14:06:41 作者:今夏浙江最高用电负荷预计达1.33亿千瓦 浏览量:81661

  中新网济宁11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面对跨地区、跨部门职责不清以及不同制度机制功能缺乏联通等治理难题,检察公益诉讼能够协同多元主体发挥激活、补漏、兜底作用,推动实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13日在一场发布会上说。

  当日,最高检将新闻发布会现场“搬”到微山湖畔。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4个湖泊相连,总称为南四湖,水系涉及鲁、苏、皖、豫四省。长期以来,沿湖各地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执法标准和监管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无人管”“多头管”“交叉管”问题突出,导致南四湖成为“集中纳污区”。

  卫星遥感监测数据表明,至2020年10月,南四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的水体区域占比24%,黑臭指数高的水体区域占比15%,水体悬浮物浓度高的水体区域占比14%。

  徐向春表示,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严重,与执法主体分散、执法标准不一、区域协调联动不足紧密相关,单一行政监管系统或者各省分别治理,难以有效根治,所以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制胜关键就是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治理体系。

  鉴于该流域生态环境受损问题严重复杂,且案涉违法主体众多,2021年4月8日,最高检决定基于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事实进行公益诉讼立案,并成立由四级检察机关组成的一体化办案团队。

  “检察公益诉讼是以监督来保障法治,以法治来促进国家治理的制度安排。”徐向春说,在办理南四湖专案过程中,四级检察机关以司法办案为中心,最高检以事立案,运用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统筹不同地方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依法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

  据统计,四级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05件,其中,市、县两级检察机关立案196件,山东、江苏省级检察院立案8件,最高检直接立案1件。

  徐向春指出,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统一,是影响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贯通一体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源性问题。最高检秉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积极协调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督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着手编制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鲁、苏、皖、豫四省编制的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已于今年4月1日起统一实施。这是首个由国家牵头统一编制、以地方标准形式发布的流域型综合排放标准,填补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保护统一执法标准的空白。

  “这是跨省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协同管控的重大创新,对推进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协同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为全国其他跨省流域综合治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程绪水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现在,全国越来越多的河湖正在由“分段治”“各自治”,走向“全域治”“联合治”。

  根据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和公开听证结果,最高检认为,南四湖可视化的具体污染问题已基本解决或者明确解决方法路径,南四湖流域水质明显好转,案件办理达到预期效果。2022年4月19日,最高检决定终结审查南四湖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案。

  展望下一步,徐向春表示,检察机关将继续更好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效能,推动跨区划流域实现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贡献跨区划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天天学习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总书记提到这支“银发”队伍

3月18日15时起,位于广东珠海的横琴口岸客货车联合一站式30条车道正式启用。口岸进出境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由试运行期间的15条拓展为30条,高峰时段通关效率有效提高。

中国检察机关将强化追缴和纠正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

刘英认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国,也是碳排放第一大国,并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反而对全球新能源贡献力度最大的中国采取贸易打压举措,最终会反噬自身。

“科技魏美好生活”,魏牌新能源携蓝山智驾版震撼亮相2024北京车展

“你好,我的双肩包出站后找不到了,麻烦你们帮我找一找”。早上刚一上班,南宁东站派出所视频指挥室民警郑欣雅就接到了旅客报警求助。郑欣雅第一时间询问了求助人的身份信息和乘坐的车厢号,以及当天穿的是什么衣服,带了什么行李。

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

据佛山海事执法人员介绍,受汛期和恶劣天气叠加影响,22日7时起,佛山辖区部分水道开始水上封航交通管制,至24日6时西江佛山段解封,25日7时30分,北江佛山段、东平水道、顺德水道全面解封,佛山辖区共计1500余艘船舶航程受影响。截至25日18时,部分船舶因桥梁净空高度不足、水流过急等因素,目前仍停泊在佛山辖区。

人民日报体育:亚洲足球整体进步,为何国足掉队?

创新是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复杂性的高级实践活动,对应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与科学实验等人类实践活动,具体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基本形式。创新是一种渗透性的生产要素,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能力、促进资本积累以及改进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可以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引发生产工具变革从而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可以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科学化,进而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